[來源:紅網] 2022-12-13 14:23:03
12月10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中國共有11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列其中。
這份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宣布的入選名單共包括18處自然保護地。其中,中國11處,墨西哥3處,秘魯2處,法國和贊比亞各1處。至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上的自然保護地達77處。
本次入選的中國自然保護地分別為: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公園、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農架國家公園、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先前已入選綠色名錄的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此次獲得證書更新。
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20世紀50年代,湖南設立首個自然保護區,揭開了生態保護的序幕。目前,全省蘊藏豐富而獨特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壺瓶山、莽山、八大公山、東洞庭湖、衡山、九嶷山等。目前,全省共有12類582處自然保護地,面積3570.75萬畝,占國土面積11.27%。
云霧繚繞的壺瓶山。
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武陵山脈東北端、常德市石門縣境內,總面積66568公頃,是湖南省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山脈多呈東西走向,地表起伏大。森林植被是目前我國亞熱帶地區保存比較完好的少數地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90.2%,植被蓋度達98.7%。
保護區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兼有濕地、草甸等生態系統類型存在的復合型生態系統類型結構,孕育了壺瓶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共記錄生物物種9120余種。保護區具有生物區系古老性、生物資源豐富性、動植物物種珍稀性和生態系統典型性等特征,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歐亞大陸同緯度帶中物種譜系最完整的一塊寶地”,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全球性重要意義。保護區1998年被列為我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2001年被列為全球200個重點生態區之一。
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1982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批、湖南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的北部邊陲,東與桑植縣龍潭坪鎮接壤,南與桑植縣五道水鎮、八大公山鎮毗鄰,西北靠湖北省宣恩、鶴峰,總面積2萬公頃,轄天平山、杉木界、斗篷山三大林區,是湖南澧水和湖北清江水系發源地。
保護區屬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和珍稀野生動物為主組成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自然資源豐富,共有動植物物種772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7種,其中國家I級12種,國家II級6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7種,其中國家I級3種,國家II級44種。保護區資源種類豐富、起源古老、珍貴稀有等優勢和特點,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天然博物館”“物種基因庫”和“天然氧吧”,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MBA)、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生態系統名錄,是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地區之一。
責編:徐凱琦
來源:紅網
[編輯:徐凱琦]
我要問